ETtoday財經雲2021-03-20 Google金雞母不做惡 去年賺爆!還移除13 億發布商網頁廣告
- 不作惡(Don't be evil)是Google正式的企業座右銘及口號助紂為虐
-
Google說,去年春天更推出廣告客戶身分驗證計畫。目前,有超過 20 個國家/地區的廣告客戶須經過驗證。Google也開始在「關於這則廣告」功能中揭露廣告客戶名稱和位置資訊。
-
Google持續投入發展自動偵測技術,希望能有效並大規模偵測發布商是否遵循政策的狀態。受益於這項投資和數項新政策,在 2020 年擴大執行違規處置,從 13 億個發布商網頁上移除了廣告 (2019 年的數量為 2,100 萬)。
-
目前,因違反政策而遭停用的廣告帳戶數量,已從 100 萬增加到 170 萬,增幅達 70%。此外,有超過 8 億 6,700 萬則廣告因試圖規避偵測系統 (例如利用偽裝) 而遭到封鎖或移除,另有 1 億 100 萬則廣告則是因為違反不實陳述或行為政策,總計封鎖或移除超過 9 億 6,800 萬則廣告。
最先看到這則新聞因為一詞「不作惡」而有興趣,看完整篇新聞報導後,不作惡(Don't be evil)中文翻譯最佳的解釋「不助紂為虐」,因為使用者在搜索引掣最先搜到的資料就是最多人關注的,而網頁都有廣告,一旦有人點選了「壞廣告」,不小心被騙或是電腦中毒,這可不妙,而看完另一篇報導,
TechOrange 科技報橘2018/05/21Google 把最重要的「Don’t be evil」規則拿掉了,是企業道德降低了嗎?
Google降低了(Don't be evil)的標準,商業與良心有如天秤的二側,接受了全面各式各樣的廣告=大量的收益=沒有做好把關審查的責任~賺錢和良心果然是很難平衡